📢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Web3發展路徑與互聯網週期的平行對比
Web3發展路徑與互聯網週期的平行鏡像
有觀點認爲加密貨幣是龐氏騙局,也有人認爲Web3是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對此,我們不妨先回顧一個樸素的事實:商業的底層邏輯從未改變。無論是Web2還是Web3,繁榮背後遵循的都是相似的發展路徑,只是這一次敘事包裹在協議中,資本隱藏在代碼裏。
回顧過去十年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概念驅動、融資領先於用戶增長;補貼拉動流量、資本推動增長;隨後進入裁員、提高效率、追求盈利的階段;最後是平台轉型和技術重構。如今的Web3正在經歷類似的發展軌跡。
過去一年,項目方之間的競爭演變成了一場利用代幣發行和空投來爭奪用戶的擂臺賽。沒有人想落後,但也沒人知道這場"換用戶"的競賽還能持續多久。讓我們沿着歷史的腳步,來看看Web3是如何走到今天,又可能走向何方。
互聯網行業發展階段回顧:從燒錢擴張到產業生態
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這是一個由"名詞"定義趨勢的年代。"互聯網+"成爲萬能鑰匙,只要套上這三個字就能吸引熱錢和關注。創業者首先找賽道、造概念、寫商業計劃書,而不是急於做產品。投資人追逐的是能否講出一個"足夠新、夠大、好想象"的故事,而非收入曲線。
這一階段的核心邏輯是用資本換規模、用價格換習慣、用虧損換入口。誰能多燒一輪融資,誰就有資格繼續擴張。補貼大戰愈演愈烈,低價幾乎成爲標配。這不是比拼誰的產品更好,而是誰更能燒錢、誰更快"圈地"。
隨着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速放緩,流量紅利逐漸消退,獲客成本持續上升。一批真正跑出來的項目顯現出來,它們的共同特徵是通過真實剛需場景與系統能力,完成了商業模式的閉環搭建。增長不再是唯一目標,能否把增長轉化爲結構性的留存與價值沉澱,成爲決定項目生死的關鍵。
平台間的競爭不再是用戶爭奪戰,而是生態能力的比拼。真正的護城河在於系統內循環是否高效、穩定、自洽。新變量若想突圍,只能尋找結構邊緣的縫隙與技術斷點。
Web3當前階段:互聯網演化邏輯的"平行鏡像"
Web3的發展路徑與Web2驚人地相似,可以粗略劃分爲四個階段:
智能合約的出現讓"發幣"成爲所有開發者都能調用的基礎能力。只要有一份白皮書、一個代幣模型和一段智能合約,項目就能迅速完成從"想法"到"融資"的閉環。
Uniswap的空投開啓了行業的"空投時代"。項目方發現,發幣可以換來忠誠度、流量,甚至營造出社區幻覺。大量項目陷入了"激勵驅動而非價值驅動"的增長幻覺中。
項目方開始回歸本質,關注使用場景、用戶需求和產品結構。那些圍繞真實場景進行構建的項目,正通過垂直場景的正向循環能力逐步生根發芽。
真正可以正向循環的商業場景成爲項目獲得產業發言權的入場券。行業從項目試驗轉向結構沉澱,開始比拼系統的完整度。
在後區塊鏈時代,AI驅動的新週期正在到來。未來可能出現像字節跳動那樣的項目,憑藉AI在正確的切口下迅速跑通結構,完成產業上的突破與自我閉環。
Web3的真正潛力,在於重構使用路徑、降低協作門檻,並催生出一批真正能跑得動的產品與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