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加密原生的演变与核心理念:从比特币到Web3生态
加密原生的真谛
加密原生这个概念自2021年起在区块链行业逐渐流行。虽然新人经常听到老人提起,但对其确切含义却难以定义。它是否意味着每天关注加密资讯、将大部分资产投入BTC或ETH、频繁分析市场数据,或者经常谈论去中心化等概念?答案可能因人而异。
数据显示,全网对加密原生的关注度呈指数级增长。2018年提及次数较上年增长5.57倍,2021年增长7.52倍,2022年前11个月增长2.85倍。这种增长趋势仍在持续。
加密原生的演变历程
加密原生理念源于中本聪和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思想。2008年比特币诞生后,第一批加密原生群体出现。他们相信密码学算法和区块链技术,奉行"代码即法律"。当时,加密原生指的是相信密码学并使用比特币的人。
随着时间推移,比特币被赋予"数字黄金"的称号,其商品属性凸显。行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包括矿机、支付场景、交易平台和金融衍生品等。
2014年,以太坊白皮书发布,智能合约概念应运而生,标志着行业进入新纪元。加密原生群体的持有对象扩展到以太坊等其他加密货币,但仍坚信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
以太坊生态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公链生态的想象力。ICO兴起,众多去中心化应用展现了区块链的应用价值。链上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心化交易所的繁荣。
2017年后,加密原生这个词在社交媒体上开始流行。有人将其比作"互联网原生"或"移动原生",认为这类群体对特定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2018年,有观点认为加密原生代表一种新的公司运营方式,通过代码构建而非法律系统,类似于去中心化组织(DAO)的概念。
2020年,有人将加密原生分为个人和商业两个层面。加密原生个人指在拥有其他资产前就购买加密货币的人,而加密原生商业则指支持传统金融或中心化金融功能的去中心化协议。
2020年至2022年,DeFi、NFT和GameFi蓬勃发展,为行业注入活力。然而,热潮退去后,加密原生群体需要重新审视行业的基本面和内在价值。
加密原生的核心理念
去中心化:没有中央机构进行宏观调控,系统由去中心化网络管理,独立且不受个人、公司或国家控制。
去信任机制:基于客观证明(数学或密码学),而非主观承诺,摒弃对特定实体的信任依赖。
无需许可:任何人都可自由参与市场,无论是提供资源还是消费资源,都没有门槛限制。
个人主权:强调数据和资产的所有权属于用户自己,具有抗审查能力,难以丢失或被删除。
加密原生群体正在实践去中心化理念,打造去信任产品,构建无需许可的市场,以创造一个保护个人主权的社会。这正是加密原生从业者眼中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