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亚加密监管分化 香港严控稳定币美国拥抱创新

robot
摘要生成中

全球加密监管格局分化加速

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这一备受关注的条例对稳定币发行机构提出了诸多严格要求,包括强制持牌、全额储备、反洗钱等方面。

具体而言,条例要求发行机构实缴股本不低于2500万港元,100%储备资产需配置于高流动性资产并独立托管。发行方还需建立完善的反洗钱机制,每日公开储备资产审计报告,禁止支付利息。在赎回方面,用户可在1个工作日内按面值赎回法币。

金融管理局同时发布了一系列配套监管文件,对发牌制度、反洗钱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其中,要求对稳定币持有人进行严格的身份核实,这一规定引发了市场热议。实名验证的高要求可能会给发行机构带来巨大挑战,尤其是在跨境支付等场景中。

从整体来看,香港稳定币条例设置了较高门槛,可能会限制中小企业和互联网公司的参与。据报道,首批稳定币牌照可能仅发放给3-4家机构,主要是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这种严格的监管态度使得该条例被称为"全球最严稳定币法规"。

相比之下,新加坡最近也发布了被认为较为严格的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政策指南。两个亚洲金融中心似乎在加密监管方面采取了相对保守的立场。

然而,美国监管机构却释放出截然不同的信号。7月3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新任主席公布了名为"Project Crypto"的新计划,勾勒出美国金融市场全面上链的宏伟蓝图。该计划包括重新分类加密资产、赋予去中心化应用合法地位、打造"超级应用"等多项创新措施。

美国新政策显示出对加密行业的高度包容和支持,从打击式监管转向全方位的政策支持。这与亚洲金融中心的谨慎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地区在加密监管方面的策略差异。

这种监管态度的分化可能会影响全球加密行业的发展格局。一些原本考虑在亚洲发展的项目可能转向美国市场。美国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加密领域的中心地位,成为决定行业未来的关键战场。

总的来说,全球加密监管格局正在加速分化。各地区基于自身特点和定位,采取了不同的监管策略。这种差异化趋势将深刻影响全球加密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区域布局。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快照自动机vip
· 08-09 18:48
监管太严不利于创新吧
回复0
MEV Whisperervip
· 08-09 18:40
规矩整这么多 不如润美国
回复0
degenwhisperervip
· 08-09 18:24
港真管得太严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