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加密资产成职务犯罪新工具:案例解析与执法应对
加密资产时代下的职务犯罪:案例剖析与关键信息解读
职务犯罪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并非单一罪名,而是对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团体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实施贪污、受贿等行为的总称。这类犯罪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公务规范,依法应受刑事处罚。
近期,加密资产正成为职务犯罪中日益普遍的隐蔽工具。无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贪污受贿,还是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侵占,都呈现出涉及加密资产的新趋势。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探讨加密时代职务犯罪的特点及其透露的关键信息。
近期涉币职务犯罪案例回顾
证监会高官涉币案
不久前,证监会一名高级官员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该官员滥用监管权力,在信息技术系统相关业务中为他人谋利,并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权钱交易。根据公告内容,此案很可能涉及受贿罪。
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的,构成受贿罪。立案标准通常为3万元以上,量刑则根据涉案金额有所不同,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北京1.4亿元虚拟货币职务侵占案
2023年12月,北京检察机关披露了一起重大职务侵占案。某科技公司员工冯某利用职务便利,与他人共谋骗取公司奖励金1.4亿余元。
犯罪嫌疑人通过多个境外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将赃款转为虚拟币,并使用混币技术掩盖资金来源。部分赃款以人民币形式流入嫌疑人控制的账户,部分则以虚拟币形式隐匿。
案发后,冯某主动退还92枚比特币,总计追回赃款约8900万元。由于被害单位性质,冯某的行为被认定为职务侵占罪。根据最新规定,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已降至3万元。
涉币职务犯罪案例的关键信息
这些案例揭示了加密资产在职务犯罪中的独特角色,同时也反映出执法机关在应对此类犯罪时的能力提升:
侦查技术显著进步:即使犯罪分子使用多个交易平台和混币器,执法机关仍能还原资金链路。目前,混币技术可能只是增加侦查难度,而非完全隐匿犯罪事实。
追赃仍依赖犯罪嫌疑人配合:加密资产的特性使得追赃工作面临挑战。如果资产被转移至境外或冷钱包,司法机关难以直接追缴,往往需要犯罪嫌疑人主动配合。
区块链技术双刃剑效应:加密资产交易虽然隐蔽,但一旦查实,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使其成为有力证据。
结语
随着加密资产市场的扩大和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其在职务犯罪中的应用可能会更加普遍。这对执法机关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不断更新对加密技术的认知和侦查手段。同时,这也警示相关人员,加密资产并非规避法律的安全港,不应心存侥幸触碰法律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