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比特幣2100萬上限:創新貨幣機制的雙贏設計
比特幣的數量上限:缺陷還是優勢?
比特幣總量限制在2100萬枚這一特性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爲這是比特幣的優勢,可以避免通脹;也有人認爲這是比特幣的致命缺陷,可能導致通縮。那麼,這個數量上限到底是缺陷還是優勢呢?
首先需要澄清一個常見誤解:比特幣的最大數量級並非2100萬,而是2100萬億。雖然總量確實限制在2100萬枚,但比特幣可以無限細分。比特幣的最小單位"聰"僅爲一枚比特幣的億分之一。如果1聰可以兌換1美元,比特幣的發行總量就能達到2100萬億美元,這樣龐大的貨幣總量足以滿足人類的交易需求。
即便未來人類發展到2100萬億的流通貨幣都無法滿足正常交易需求,我們也不必擔心會陷入困境。正如人類創造出比特幣,未來也能創造出其他貨幣。目前市場上就已經存在萊特幣、以太坊等上千種數字貨幣。這與古代以黃金爲貨幣,後來又用銀、銅等替代的情況類似。
有人可能會質疑,既然支持比特幣如此龐大的數量,那與不受限制超發的法幣有何區別?這裏有兩點本質區別:
第一,數字貨幣的發行是市場內生的結果,而法幣發行則不是。挖礦需要成本,礦工增加了流動性並創造了價值,本質上與生產其他商品或服務並無不同。
第二,比特幣數量有上限,而法幣可以無限發行。正是因爲人們預期到比特幣是有限的,才會提高對它的價值評估。這與黃金、藝術品等稀缺物品的價值邏輯相同。相比之下,法幣因無上限而持續貶值。
比特幣既有數量上限,又可無限細分,這種貨幣機制堪稱完美。它既能滿足交易需求,又給予了人們稀缺性預期。在貨幣總量、發行機制等核心問題上,比特幣都給出了優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