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加坡收紧监管 美国拥抱加密 稳定币监管格局分化

robot
摘要生成中

金融监管趋严 稳定币发展面临挑战

全球范围内,稳定币监管正呈现不同趋势。近期,香港和新加坡相继出台严格的加密货币法规,而美国则释放了积极信号,展现了对加密行业的开放态度。

8月1日,香港正式实施《稳定币条例》,这是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该条例对稳定币发行机构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强制持牌制、全额储备、反洗钱等多方面规定。发行方必须具备至少2500万港元实缴股本,将100%储备资产配置于高流动性资产,并建立完善的反洗钱机制。

香港金融管理局还发布了一系列配套监管文件,进一步细化了实施细则。其中,对客户身份验证的要求尤其严格。稳定币发行方需对用户进行完整的客户尽职审查,保留至少5年的实名数据,且不得为匿名用户提供服务。这些规定使得香港稳定币难以在DeFi协议中使用,可能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条例还要求发行方遵守相关司法管辖区的法律,构建跨境运营的风控体系。这意味着发行机构需要持续关注全球政策变化,确保境外业务合规。

如此严格的监管要求,使得香港稳定币条例被称为"全球最严稳定币法规"。这可能导致只有大型银行和金融巨头才能满足申请条件,中小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可能难以获得牌照。

与香港类似,新加坡也于今年6月发布了被称为"最严"的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政策指南。这引发了一些Web3项目退出新加坡市场的趋势。

相比之下,美国的态度则截然不同。7月3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新任主席Paul Atkins发布了名为"Project Crypto"的新计划,表达了将美国打造为"全球加密之都"的愿景。该计划包括重新分类加密资产、赋予去中心化应用合法性、简化牌照制度等多项措施。

美国的这一举措显示出其正在围绕加密资产形成一套系统性的监管框架,为加密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这种包容性的监管方式与香港、新加坡的严格管控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监管态度的差异可能源于地区特征。香港和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更注重稳定性和秩序;而美国作为全球大国,有能力引领新兴行业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加密行业的"美国中心"格局可能进一步加强。一些原本在香港或新加坡的加密项目已表示有意迁往美国发展。未来,美国市场可能成为决定加密项目发展的关键战场,而其他地区或将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

DEFI-3.89%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Liquidation Therapistvip
· 2小时前
美爹真有你的,别家都收紧监管,你却开放态度
回复0
MeaninglessApevip
· 23小时前
一切都明白了
回复0
MissingSatsvip
· 23小时前
反复横跳了属于是
回复0
ChainBrainvip
· 23小时前
又来薅羊毛了
回复0
幻觉丛生vip
· 23小时前
监管搞太严谁还来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