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海南华铁Web3探索: 创新尝试还是监管风险?
海南华铁的Web3尝试:创新还是风险?
近期,海南华铁成为了数字资产圈和股市的热门话题。一方面,其推出的"黄蜂哥NFT"在短时间内价格暴涨;另一方面,公司宣布完成了首批1000万元非金融RWA(真实世界资产)产品的发行。这些举动被一些人视为上市公司进军Web3领域的新信号,以及链上资产与权益分红结合的典范。
然而,从专业角度来看,海南华铁的这些做法实际上都在法律和监管的灰色地带徘徊。这不应被视为一次值得推崇的合规尝试,反而可能成为未来潜在风险爆发的典型案例。
海南华铁的Web3探索:NFT与RWA
首先来看"黄蜂哥"NFT项目。这并非普通的数字藏品,而是与连续三年的"品牌推广收益"权利绑定。根据公司发布的规则,用户在特定时间内通过指定小程序激活并锁定NFT,即可成为"品牌推广大使",并在2025至2027年连续三年内,每年获得相当于5万股该公司股票分红金额的现金收益。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
实质上,这更像是一份"行为守则换取收益权"的不对等协议,而非单纯的数字藏品。
其次是RWA项目。公司声称已与某Web3企业合作,完成了首批1000万元非金融RWA产品的发行。这个产品将设备的"使用权+运营权"进行"数字映射",形成类似"数字会员卡"的结构,允许用户通过链上操作进行转让或寄售,同时享受相关权益或收益。
这种RWA模式的特点是:
简而言之,这些"数字卡"更像是工程设备的"虚拟租赁权益凭证",只是被包装成"RWA"的新概念,并在链上完成确权登记和引入转让机制。
潜在风险与法律问题
尽管海南华铁的做法看似创新,但实际上存在多个法律和监管方面的隐患:
权益结构不明确,收益兑付缺乏保障 无论是NFT绑定的"分红对等收益",还是RWA对应的"设备使用权",最终兑现都没有基于真实法律合同或智能合约执行,而是完全依赖公司的单方面规则。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公司在"自说自话",用户无法有效维权。
"言论审查+收益激励"模式侵犯社区自治 公司规定可以因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不利言论"而取消其权益资格。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对用户表达自由的系统性压制,与Web3倡导的自由与自治理念相悖。
RWA结构模糊金融产品界限,存在法律风险 虽然目前的做法暂时避开了某些监管红线,但结构本身仍非常接近"类理财产品"。如果未来项目扩大规模或引入更复杂的权益组合,很可能被视为"变相发售金融产品",甚至触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边界。
对用户和创业者的建议
对普通用户而言:
对Web3创业者而言:
结语
海南华铁的尝试虽然引发了热议,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做法是正确或可持续的。作为Web3行业的参与者,我们应该追求真正的创新,而不是仅仅用"Web3包装"来掩饰旧有的问题。对监管边界的试探不应被误认为是制度突破,而是需要谨慎对待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