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虚拟货币执法新动向:远洋捕捞或将收敛 行业面临转机与挑战
论虚拟货币领域的执法趋势及其影响
近年来,虚拟货币行业面临着一种被称为"远洋捕捞"的执法现象。这种做法主要指某些地方司法机关跨省执法,其目的不仅仅是打击犯罪和维护法律,还带有创收的考虑。
在虚拟货币领域,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且主要以刑事案件的形式出现。从刑事辩护的角度来看,许多涉及虚拟货币的案件在立案、管辖权、涉案财物处理等程序方面,以及犯罪构成、罪名界定等实体方面都存在争议。
国内对虚拟货币采取严格监管政策,导致一些基层司法机关倾向于将虚拟货币相关活动视为潜在的违法犯罪。加之虚拟货币行业中确实存在一些高净值人士,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使得司法机关对虚拟货币领域的打击力度不亚于传统经济犯罪。
然而,今年3月以来,有迹象表明这种"远洋捕捞"式执法可能会有所收敛。据悉,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跨省办理涉企犯罪案件的新规定,对此类案件的管辖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一政策变化似乎为虚拟货币行业带来了一丝缓和的气息。
在虚拟货币相关的刑事案件中,常见的罪名包括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开设赌场罪,非法经营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此外,传统的诈骗罪、盗窃罪和计算机犯罪也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虚拟货币相关犯罪往往被归类为网络犯罪,而网络犯罪的管辖范围非常广泛。这包括传统的计算机犯罪、与网络相关的特定犯罪,以及通过网络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
在具体立案管辖上,原则上以犯罪发生地为主,但也可能涉及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网络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服务提供者所在地、受害系统所在地、涉案人员使用的网络系统所在地、受害人所在地或财产损失地等多个地点。这种广泛的管辖范围使得即使一地的执法机关不予立案,其他地方的执法机关仍可能介入。
尽管新的管辖规定主要针对涉企犯罪,但许多虚拟货币相关案件并不涉及正规企业,这可能导致新规定在此类案件中的适用存在局限性。因此,虚拟货币领域的"远洋捕捞"现象可能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
自2017年相关监管政策出台以来,虚拟货币行业的"出海"趋势一直持续。在Web3领域,"币圈"和"链圈"的争论也从未停息。即便是像新加坡这样开放的金融中心,也在不断调整其Web3相关政策。
这些现象反映出,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与中心化的监管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或许,最理想的状态是监管者与虚拟货币拥护者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像刺猬相处一样,保持适当距离,以实现共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