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行業從業者職務侵佔風險解析及防範指南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行業從業者需謹防職務侵佔風險

近期,加密行業從業人員涉嫌職務侵佔的案例引發關注。本文將深入分析這一問題,爲行業從業者提供法律參考,明確相關風險。

職務侵佔罪的構成要素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職務侵佔罪的構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主體身分: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
  2. 客觀行爲:利用職務便利,將單位財物非法佔爲己有
  3. 數額標準:數額較大,立案標準爲3萬元
  4. 刑期處罰:根據侵佔金額的大小,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

加密行業的特殊性

自2017年以來,國內對虛擬貨幣相關活動的監管日益嚴格。2021年後,虛擬貨幣交易等活動被定性爲"非法金融活動",相關企業紛紛將業務轉移至海外。

盡管如此,許多面向中國用戶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仍在運營,部分還在國內保留技術和客服團隊。這種特殊情況爲職務侵佔案件的處理帶來了一定復雜性。

加密行業員工是否構成職務侵佔罪主體

盡管相關業務被定性爲非法金融活動,但司法實踐中仍可能追究員工的職務侵佔責任。根據北京市高院的觀點,即使公司從事的是虛擬貨幣相關業務,也不影響對員工涉嫌犯罪行爲的法律評價。

然而,如何證明某人是加密行業公司的員工可能存在困難。除了勞動合同等傳統證據外,還需考察公司對員工的管理和薪酬支付等實質因素。

虛擬貨幣是否構成職務侵佔對象

對於主流虛擬貨幣如USDT、ETH、BTC等,司法實務中已普遍認可其財產屬性,侵佔這些虛擬貨幣可能構成職務侵佔罪。但對於公司自發行的代幣或未解鎖的代幣權益,是否構成犯罪仍存在爭議。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適用

在某些情況下,加密行業從業者可能同時涉及職務侵佔罪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例如,某些案例中,行爲人既收受他人財物,又侵佔公司資產,最終被數罪並罰。

結語

隨着行業發展,加密機構對內部腐敗的打擊力度正在加大。同時,新加坡、香港等地區對Web3產業的合規要求也日益嚴格。未來,加密行業的內部管理可能會逐步向傳統互聯網公司靠攏,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爲嚴格。從業者應當提高法律意識,嚴格自律,避免觸犯法律紅線。

ETH2.1%
BTC3.1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GasFeeCriervip
· 10小時前
卷钱跑路警告,别问我咋知道的...
回復0
DeFi安全卫士vip
· 08-12 13:33
之前见过这个模式……经典的内部威胁向量。你的密钥 = 你的安全权限
查看原文回復0
SignatureCollectorvip
· 08-12 13:31
不就是倒霉的前车之鉴 没注意的要小心咯
回復0
去中心化老干部vip
· 08-12 13:27
害 人有多贪心坑有多深
回復0
大饼霸霸vip
· 08-12 13:11
抄私钥跑路也叫职务便利?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