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ana的ICM計劃:一場針對Hyperliquid的模仿秀近期,Solana生態的重要參與者如Solana基金會、Anza、Jito Labs等聯合發布了"互聯網資本市場(ICM)"技術路線圖。這份路線圖提出了"應用可控執行(ACE)"等一系列技術創新,旨在打造去中心化的"鏈上華爾街"。然而,細讀路線圖不難發現,許多設計都在針對Hyperliquid的優勢功能。Hyperliquid作爲鏈上永續合約市場的領導者,一度佔據去中心化永續市場65%左右的交易量。面對如此強勁的競爭對手,Solana顯然不甘落後,推出ICM計劃意圖追趕甚至超越。本文將深入分析ICM路線圖中的三大核心技術:交易排序機制、即時最終性和異步執行流水線,探討Solana是如何"模仿"Hyperliquid的核心優勢,以及這場"模仿秀"能否取得成功。## 模仿一:交易排序機制ICM路線圖提出了應用可控執行(ACE)概念,即將交易排序權下放到鏈上應用。這允許DeFi應用實現如下自定義排序規則:- Oracle價格更新插入:在大額交易前先插入最新價格更新,防止做市商報價被套利- 撤單優先執行:讓做市商有機會及時撤回不利掛單 - 隊尾競拍:將大單後的交易機會拍賣,將MEV轉化爲協議收益在ACE正式上線前,Jito Labs推出了Block Assembly Marketplace (BAM)作爲過渡方案。BAM通過鏈下節點收集交易並重新排序,再發送給Solana Leader打包上鏈。這些設計明顯是向Hyperliquid學習。Hyperliquid作爲專用鏈,天生就對做市商友好,實現了撤單優先、最新價格保障等機制。Solana希望通過ACE/BAM,讓每個應用都擁有類似Hyperliquid的交易排序控制力。## 模仿二:即時最終性Hyperliquid採用自研的HyperBFT共識,通過兩輪投票實現"即時最終性",官方披露平均確認延遲約0.2秒。爲追趕這一性能,Solana計劃推出Alpenglow共識協議。Alpenglow採用雙軌投票系統:- 快速通道:第一輪80%權益同意即最終確認- 慢速通道:第一輪60%同意啓動第二輪投票Alpenglow實質上是對HyperBFT的模仿。但Solana面臨更大挑戰:如何在保持高去中心化的同時實現毫秒級最終性。爲此,Solana還計劃引入DoubleZero高速網路等基礎設施升級。## 模仿三:異步執行流水線Hyperliquid採用"排序(共識)"和"執行"並行的異步流水線,充分利用多核CPU性能。Solana的異步程序執行(APE)方案,本質上就是要復刻這一設計。然而,Solana作爲通用公鏈,要在復雜環境下實現安全的並行執行,難度遠超Hyperliquid。這不僅需要大量底層改造,還會帶來代碼復雜度激增、硬件要求提升等一系列挑戰。## 這場模仿秀能否成功?綜上所述,ICM路線圖確實是對Hyperliquid技術架構的一次深度"模仿"。然而,Solana要在保持通用性和去中心化的同時達到Hyperliquid水準,技術難度呈指數級上升。此外,Solana的去中心化治理也意味着升級流程相對緩慢。ICM中的時間表只是樂觀規劃,實際落地很可能一再延期。即便順利實現,到2027年也僅僅是"補課成功",趕上Hyperliquid 2023-2024年的水平而已。更重要的是,Hyperliquid的成功不僅僅依賴技術。其代幣經濟設計、產品創新能力等都是獨特優勢。Solana生態要真正挑戰Hyperliquid,除了技術追趕,還需在這些方面有所突破。總的來說,Solana ICM路線圖彰顯了不甘示弱的決心,但要成功演繹這場"模仿秀"並最終超越對手,任重而道遠。不過無論結果如何,這場競爭都有望爲用戶帶來更好的鏈上交易體驗,這或許才是最值得期待的。
Solana ICM計劃模仿Hyperliquid 鏈上交易之戰升級
Solana的ICM計劃:一場針對Hyperliquid的模仿秀
近期,Solana生態的重要參與者如Solana基金會、Anza、Jito Labs等聯合發布了"互聯網資本市場(ICM)"技術路線圖。這份路線圖提出了"應用可控執行(ACE)"等一系列技術創新,旨在打造去中心化的"鏈上華爾街"。
然而,細讀路線圖不難發現,許多設計都在針對Hyperliquid的優勢功能。Hyperliquid作爲鏈上永續合約市場的領導者,一度佔據去中心化永續市場65%左右的交易量。面對如此強勁的競爭對手,Solana顯然不甘落後,推出ICM計劃意圖追趕甚至超越。
本文將深入分析ICM路線圖中的三大核心技術:交易排序機制、即時最終性和異步執行流水線,探討Solana是如何"模仿"Hyperliquid的核心優勢,以及這場"模仿秀"能否取得成功。
模仿一:交易排序機制
ICM路線圖提出了應用可控執行(ACE)概念,即將交易排序權下放到鏈上應用。這允許DeFi應用實現如下自定義排序規則:
在ACE正式上線前,Jito Labs推出了Block Assembly Marketplace (BAM)作爲過渡方案。BAM通過鏈下節點收集交易並重新排序,再發送給Solana Leader打包上鏈。
這些設計明顯是向Hyperliquid學習。Hyperliquid作爲專用鏈,天生就對做市商友好,實現了撤單優先、最新價格保障等機制。Solana希望通過ACE/BAM,讓每個應用都擁有類似Hyperliquid的交易排序控制力。
模仿二:即時最終性
Hyperliquid採用自研的HyperBFT共識,通過兩輪投票實現"即時最終性",官方披露平均確認延遲約0.2秒。
爲追趕這一性能,Solana計劃推出Alpenglow共識協議。Alpenglow採用雙軌投票系統:
Alpenglow實質上是對HyperBFT的模仿。但Solana面臨更大挑戰:如何在保持高去中心化的同時實現毫秒級最終性。爲此,Solana還計劃引入DoubleZero高速網路等基礎設施升級。
模仿三:異步執行流水線
Hyperliquid採用"排序(共識)"和"執行"並行的異步流水線,充分利用多核CPU性能。Solana的異步程序執行(APE)方案,本質上就是要復刻這一設計。
然而,Solana作爲通用公鏈,要在復雜環境下實現安全的並行執行,難度遠超Hyperliquid。這不僅需要大量底層改造,還會帶來代碼復雜度激增、硬件要求提升等一系列挑戰。
這場模仿秀能否成功?
綜上所述,ICM路線圖確實是對Hyperliquid技術架構的一次深度"模仿"。然而,Solana要在保持通用性和去中心化的同時達到Hyperliquid水準,技術難度呈指數級上升。
此外,Solana的去中心化治理也意味着升級流程相對緩慢。ICM中的時間表只是樂觀規劃,實際落地很可能一再延期。即便順利實現,到2027年也僅僅是"補課成功",趕上Hyperliquid 2023-2024年的水平而已。
更重要的是,Hyperliquid的成功不僅僅依賴技術。其代幣經濟設計、產品創新能力等都是獨特優勢。Solana生態要真正挑戰Hyperliquid,除了技術追趕,還需在這些方面有所突破。
總的來說,Solana ICM路線圖彰顯了不甘示弱的決心,但要成功演繹這場"模仿秀"並最終超越對手,任重而道遠。不過無論結果如何,這場競爭都有望爲用戶帶來更好的鏈上交易體驗,這或許才是最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