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太坊十周年:回顧與展望今天是以太坊誕生十周年的日子,值得我們好好慶祝一番。回顧過去八年,我與以太坊共同經歷了許多起起落落。從最初的智能合約概念,到ICO熱潮、DeFi繁榮,再到LST時代和如今的主流資產化,以太坊一直在不斷進化和成長。我第一次接觸以太坊是爲了購買加密貓。那時我還在使用My Ether Wallet這種原始的錢包,每次登入都需要上傳keystore文件並輸入密碼。2020年我開始使用MetaMask,主要是爲了參與AMPL這種算法穩定幣項目。這兩個錢包的變遷,也折射出了以太坊生態的發展歷程。縱觀以太坊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劃分爲以下幾個階段:- 2015-2016年:以太坊誕生,智能合約概念提出- 2017-2019年:ICO熱潮興起,以太坊價格飆升至1400美元 - 2020-2022年:DeFi繁榮,Compound等項目引領潮流- 2023-2025年:LST興起,Lido等項目崛起- 2025年至今:以太坊成爲主流資產,機構大規模入場在ICO時代,以太坊憑藉發行代幣的便利性一舉成名,價格從1400人民幣飆升至1400美元。但泡沫破裂後,價格也一度跌至80美元。DeFi時代則讓人們看到了以太坊的實際應用價值,推動價格再創新高。不過高昂的Gas費也促使了L2解決方案的誕生。LST時代雖然沒有帶來價格漲,但鎖定了大量以太坊供應,爲後續漲奠定基礎。如今以太坊已成爲主流資產,機構通過各種方式大規模買入,推動了新一輪漲。以太坊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V神等核心開發者多年來的努力。他們始終保持技術創新,注重長遠發展,贏得了市場的信任。相信未來以太坊還將繼續引領行業發展,爲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拓展更多可能性。
以太坊十周年:從智能合約到主流資產的進化之路
以太坊十周年:回顧與展望
今天是以太坊誕生十周年的日子,值得我們好好慶祝一番。回顧過去八年,我與以太坊共同經歷了許多起起落落。從最初的智能合約概念,到ICO熱潮、DeFi繁榮,再到LST時代和如今的主流資產化,以太坊一直在不斷進化和成長。
我第一次接觸以太坊是爲了購買加密貓。那時我還在使用My Ether Wallet這種原始的錢包,每次登入都需要上傳keystore文件並輸入密碼。2020年我開始使用MetaMask,主要是爲了參與AMPL這種算法穩定幣項目。這兩個錢包的變遷,也折射出了以太坊生態的發展歷程。
縱觀以太坊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劃分爲以下幾個階段:
在ICO時代,以太坊憑藉發行代幣的便利性一舉成名,價格從1400人民幣飆升至1400美元。但泡沫破裂後,價格也一度跌至80美元。DeFi時代則讓人們看到了以太坊的實際應用價值,推動價格再創新高。不過高昂的Gas費也促使了L2解決方案的誕生。
LST時代雖然沒有帶來價格漲,但鎖定了大量以太坊供應,爲後續漲奠定基礎。如今以太坊已成爲主流資產,機構通過各種方式大規模買入,推動了新一輪漲。
以太坊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V神等核心開發者多年來的努力。他們始終保持技術創新,注重長遠發展,贏得了市場的信任。相信未來以太坊還將繼續引領行業發展,爲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拓展更多可能性。